(一)触觉障碍表现类型
脑瘫患儿触觉障碍可分为触觉调节障碍、触觉迟钝和触觉分辨障碍共种类型。
1.触觉调节障碍 指对触觉刺激的反应在反应过度或反应低下之间变化,常常出现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哭闹。持续哭闹也提示其他问题的存在,如前庭觉调节障碍、本体感觉输人障碍等。可影响觉醒水平、注意力集中、社交以及运动发育。
2.触觉迟钝 对触觉刺激的反应低下,渴望得到大量、各种各样的触觉刺激,喜欢质地坚硬的物体;对神经发育治疗的反应慢或无反应。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常见。
触觉迟钝及触觉刺激接受能力降低会影响觉醒水平、注意力、学习能力、动作计划能力及身体构象能力的发育。
3.触觉分辨障碍 不能对触觉信息进行定位,实体觉不佳,两点辨别能力下降,图形觉下降,不能分辨尖或钝的刺激。脑瘫患儿触觉分辨障碍与动作计划障碍密切相关,常加重运动障碍。
41%-73%的脑瘫患儿具有触觉分辨障碍。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相比,痉挛型或混合型脑瘫患儿更易受累,表明伴有触觉分辨障碍的偏瘫患儿会出现忽视或不用患侧肢体的现象。偏瘫患儿常出现全身的触觉分辨障碍,而不仅仅出现在受累侧肢体。
利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差,无法在大脑中呈现环境中物体的正确信息,因而无法完成堆积木等精细动作,学新动作迟缓,笨手笨脚,也出现学习困难、表情冷漠等问题。
(二)治疗方法
1.触觉调节障碍
(1)允许患儿穿衣治疗,必要时叮穿紧身衣。
(2)使用器械代替对患儿的直接接触.促进预期的姿势反应出现。
(3)让患儿自己控制触觉刺激输入最。
(4)治疗时避免轻微接触患儿,应加大力度.用力拍有助于对患儿的控制。
(5)使患儿进行有助于组织感觉刺激的活动,如同时应用本体感觉和触觉刺激输人可使触觉经历更易耐受。
应用前庭刺激、本体感觉刺激、深压以及其他感觉刺激输入方法提高觉醒水平。通过观察患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发现适当感觉刺激输入方法方面的信息。一些患儿因为轻轻摇晃而平静下来,而另一些患儿会因在球上上下振动而平静。
(6)治疗性活动:
1)熊宝宝画图:让患儿光着手脚,沽上面粉、剃须膏或浆糊后.印在不同质地的表面(如彩色纸、塑料胶等)。提供触觉刺激,减低触觉防御;位置移动能刺激本体觉,动作计划及手眼协调或手足协调(图9-18)。
2)突出重围:在患儿身上均匀缠绕橡筋带、弹性绷带、弹性塑胶带等,鼓励患儿行走、滚动数分钟,然后引导患儿松绑。提供触觉及感觉调节机会,并提供本体觉刺激以强化患儿身体位置及控制(图9-19)。
3)洗澡游戏:触觉敏感过强的患儿一般有怕水倾向,但水温、强弱力量变化最大,如运用恰当,最容易突破患儿的心理障碍;可用莲蓬头喷射患儿身体各部位,也可让患儿浸泡在浴池中;可用冷、温、热三种水温,一般称桑拿游戏。
2.触觉迟钝
(1)提供具有唤醒和组织功能的触觉与本体感觉刺激.如轻轻触摸和负重。
(2)通过改善固定模式或能够提供大量本体感觉输人的弹跳动作降低活动时的肌张力。
(3)治疗性活动;①用软毛刷或治疗用的触觉刷刷患儿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②用毛巾或软垫将患儿卷起来,让患儿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协助挤压全身(除头颈部以外),有助于增加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强度;③球池。
3.触觉分辨障碍
(1)让患儿对放在接触点上的手进行定位。
(2)对物体质地进行辨别。
(3)让患儿有足够的时间注惫并对输人的刺激进行反应非常重要。
(4)治疗性活动:①将患儿喜欢的小玩具藏在装有豆子、米、砂子或水的塑料捅
中,鼓励患儿伸手进去找出玩具。提供触觉刺激及锻炼动作计划能力等。②物体匹配:找出与藏在布袋中物体质地、形状等相同的物体。③寻找藏贴在身体各个部位的标签,如寻找贴在大鱼际上的标签以提高触觉分辨能力,促进前臂旋转动作分离(图9-20)。④寻找藏在衣服下面不同质地的球。⑤让患儿用画笔、外科硬毛刷或手将剃须膏涂抹在身体不同部位,以促进上肢运动分离,如前臂旋后(图9-21)。
(5)让患儿进出充满米、豆或泡沫的各种触觉箱,促进立位姿势变化。
(6)按照设计动作,在各种体位,用涂有颜料、木屑或砂子与颜料的混合物、剃须膏、布丁、泡沫或搅打奶油的手指涂抹。
(7)让患儿将护肤液擦到身体各部位或用不同质地的布擦干身体各部位。
(8)爬进装有球的大箱子玩耍(图9-22)。